哈佛事件的启示:全球科研人才流动与特朗普的围堵中国策略

2025年美国政府以「纵容校园暴力和反犹主义」为由,撤销哈佛大学对国际学生的招生资格,并冻结26.5亿美元科研补助,影响约6,800名国际学生。此事件被视为美国科研政策的重大转向,并引发对学术自由及国家安全的讨论。
哈佛事件仅是美国科研预算收缩的开端,其中国科学基金会(NSF)的预算削减超过50%,国家卫生研究院(NIH)的资金也减少37%。根据《自然》报道,今年申请海外职位的科学家数量激增32%,显示人才外流趋势加剧。
面对美国预算的缩减,加拿大、澳洲及欧洲各国迅速展开揽才行动,以吸引受影响的科研人才。此外交举措反映出美国在国际学生及科研政策上的新策略,可能重塑科技竞争版图。
对于台湾而言,这代表着机遇与挑战。随着全球人才流动加剧,台湾需加快结构性改革以吸引国际人才。如果不改善现行法规及科研预算,将无法把握这一重要机会。
从欧洲简化外国人才签证政策的经验中,台湾可以思考如何制定相应的策略与制度,提升自身吸引力,并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Recent News
特朗普与欧盟贸易谈判有新进展,美股开盘道琼指数上涨
- 28 May, 2025
欧洲与伊朗会谈未能突破,以色列与伊朗恐陷入持久战局
- 22 June, 2025
以色列空袭伊朗高层,核设施安全引发担忧
- 22 June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