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在明面臨兩難:美中緊張局勢與國際關係的平衡

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滿月,強調推動「務實外交」,希望維持美日韓同盟,同時改善與中俄的關係。然而,最近諸多跡象顯示,實現這一目標越來越困難。
首先,中方向李在明政府發出了參加9月3日閱兵大典的邀請,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則取消了赴韓行程。此舉與美國對韓國的關稅和軍費問題談不攏相呼應。其次,北京在黃海的軍事活動頻繁,使得李在明政府在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之間尋求平衡時,面臨重重挑戰。
另一方面,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北約峰會上表示,將考慮增強對烏克蘭的支援,包括提供更多「愛國者防空系統」。然而,隨後美國國防部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,使局勢更加複雜。對於烏克蘭來說,防空系統是抵禦日益加劇的俄羅斯攻擊的第一道防線,尤以無人機攻擊為甚。
沈明室博士提出看法,儘管中國的雙航母接近第二島鏈,但在遠洋作戰能力和動力系統方面仍落後於美國軍隊。在第一島鏈活動時,仍然處於美軍的打擊範圍內。沈博士提到,若台灣保持堅定的抵抗意志,並獲得美日盟友的快速支援,就能阻止中共的進攻。此外,川普對伊朗的轟炸行動顯示出兩重意義,即美國的戰略重心將轉向印太地區。
Recent News
以色列與伊朗再次互射導彈 核設施未出現洩漏
- 15 June, 2025
以色列與伊朗互相攻擊 以總理指控伊朗意圖暗殺川普
- 17 June, 2025
美國B2轟炸機攻擊伊朗 中國部署間諜船密切監控
- 26 June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