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移民聚集地:木柵安康社區的歷史

位於木柵的雜貨店裡,越南語充斥耳邊,彷彿置身越南。店內售賣的零食與調味料均來自越南,連牆上的價格標示也為越南語。老闆陳正成已在台灣生活近40年,他提到,越南移民自1975年來台後,逐漸將安康社區打造為居所。
安康社區曾是台北最大的平價住宅區,許多越南華僑透過仁德專案來台,最早在此定居。當地的越南雜貨店、小吃攤也隨之興起,1980年代的木柵路甚至被稱為越南街。日前,阿萍的麵攤推出的越南粿條成為附近越南人的最愛早午餐。
越南新住民辛詩萍表示,社區內越南人眾多,週末時,男生們經常聚集聊天,緩解思鄉之情。78歲的劉鳳玲則講述了她的逃難經歷,從雲南躲避國共內戰,歷經越戰的苦難,她最終於2004年來到台灣。
台北市政府十多年前開始重建社會住宅,劉鳳玲不得不搬出居住近20年的老房子。安康社區曾是越南雇員的避風港,如今在改建計畫下,只剩兩棟建築,成為台灣與越南難民歷史的見證。
Recent News
36年後的六四事件:中國青年失去追求自由的勇氣
- 5 June, 2025
印度14歲男童因母親責備看電視輕生事件
- 9 June, 2025
印尼貪腐之王蘇哈托屠華50萬人,32年竊取350億美元
- 16 July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