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在明呼籲減少對北韓的敵意 停止邊境廣播與關注空飄氣球

住在兩韓邊境附近的居民李民福,多年來一直向北韓放飛寫有批評政府的標語的空飄氣球,並附上解說傳單。然而,隨著李在明政府的上台,他受到官方的關注,已停止這一舉動。
李民福(音譯)表示:「我只是安安靜靜地放飛空飄氣球,這有什麼問題?會激怒北韓嗎?不可能。我希望一直這樣做,直到北韓擁有言論自由,應該感到羞恥的應是我們的政府。」像李民福這樣經常放飛氣球的民眾還有許多,這種行為自韓戰以來就屬於兩韓的心理戰範疇。
在南韓,這些活動大多由民間發起,氣球中通常夾帶著政治傳單或北韓政府禁止的內容,希望北韓人民能看到後起義反抗金氏政權。不過,北韓官方也時常採取反制措施,放飛的氣球有時裡面裝著煙蒂、垃圾甚至糞便。僅在2024年一年內,北韓就放飛了32波,總數達到至少3000顆垃圾氣球,這些氣球經常突破防線,降落在仁川國際機場、南韓總統辦公室等重要設施,引發騷亂。
脫北者朴相學(音譯)在2024年6月26日表示:「我們送出的是真理、金錢與愛,而北韓卻回送了裝著垃圾的氣球,南韓政府應該積極回應。」除了垃圾氣球,兩韓之間的另一個心戰手段是播音牆,無論是流行音樂、政治宣傳或是低噪音的恐怖片,都曾在邊境空域迴盪。專家指出,這些行為直接影響邊境居民的生活,目的是為了報復其它軍事或政治行動。
東亞媒體藝術學院教授李洙勇(音譯)提到,「從聲音的模式看來,這似乎並不是為了掩蓋噪音,而是為了讓南韓人民感到痛苦。」隨著兩韓關係的變化,南韓政府也反覆考慮停止這兩種行為。文在寅政府曾強調全面禁止一切敵對行為,並試圖立法阻止民眾放飛空飄氣球,但被憲法法院認定違反言論自由。雖然官方不再禁止,但也不予鼓勵。
李在明上台後,外交政策期望與周邊各國保持友好關係,主張停止類似的心理戰術。最近南北韓的播音牆已經靜默,不再發出聲音,同時可能會針對空飄氣球展開新一輪的管制。李在明表示:「我們將從停止邊境播音牆的惡性循環開始,這讓邊境居民夜晚難以入眠。」對於政府立場的變化,民眾反應各異,有人認為施放氣球是言論自由,不應受干預。然而,也有邊境居民表示,總算能享受清靜,可以將精力放回生活與工作上。
Recent News
美國經濟持續擴張,市場觀望牛市復甦
- 6 June, 2025
格林克維奇將接任歐洲司令部 率領北約盟軍
- 7 June, 2025
烏克蘭警告:中國軍事人員將赴俄接受訓練 中方否認有此消息
- 28 June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