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古代的銀子如今消失無蹤?考古學家的研究揭示真相

古代的銀子曾是重要的貨幣單位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。考古學家探索了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,發現銀子消失的歷史根源。
銀子的運用可追溯至春秋時期,其後在漢朝建立了廣泛的貨幣地位。隋唐時期,銅錢與金幣逐漸取代,直到宋朝銀子才恢復主流地位。然而,隨著紙幣的普及,銀子的主導地位再次受到挑戰。
銀子的消耗途徑多樣,除了貨幣功能,還包括作為貴金屬被廣泛使用,特別是在陪葬品及銀飾品方面。清朝時期的不平等條約使大量白銀流失,對外賠款高達13億兩,這成為銀子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最終,國民政府逃往台灣時也帶走了大量白銀,使得其歷史痕跡幾乎影隱於現實生活中,儘管在工業與醫療中仍然有其重要用途。
Recent News
台灣首度以主題國身份參展2025韓國首爾書展
- 11 June, 2025
金泰希來台機場帽成焦點!韓國小眾品牌aeyio意外掀熱潮
- 19 June, 2025
館長直播發言引發熱議,「台灣人的命運由中國14億人決定」!黃國昌回應
- 1 July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