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中倫敦會議如同美蘇冷戰限武談判 供應鏈成為武器化工具

美中倫敦會議雖名為貿易談判,但雙方焦點卻不在關稅問題上。美國放寬先進晶片出口,以交換中國恢復稀土供應。兩國利用出口管制將供應鏈武器化,類似美蘇冷戰時期的限武談判,焦點也從核武轉向供應鏈作為經濟威脅的武器。
美國依賴台灣生產先進晶片,而台灣也成為美國抗中政策中的重要籌碼,似乎如同房間裡的大象。台灣以其矽盾聞名,如今已轉變為美國對抗中國的鋒利矽劍。
同時,中國的兩艘航母艦隊突破第二島鏈,使台海及西太平洋局勢瞬間緊張。《經濟學人》雜誌近期連續刊登專文討論台海局勢,指出台灣從烏俄戰爭中吸取的教訓是,一旦中共武力侵犯台灣,必須像烏克蘭一樣,向全球證明台灣有能力進行持久戰。
此外,文章還分析了中共若武力犯台時,美國川普政府是否會介入,並探討其他可能會協助台灣的國家。
Recent News
瑞典與荷蘭國防支出將增至GDP5% 以應對俄羅斯威脅
- 15 June, 2025
美國財政面臨危機?胡一天解析美債新買家策略
- 15 June, 2025
美國協調下 盧安達與民主剛果簽署和平協議
- 29 June, 2025